浪潮将退,看谁在裸泳?
2024/09/14
加速脑回路,引发新效能!脑回路FM是地平线旗下首档专注智能驾驶话题的泛科技播客。每期节目围绕一个智能驾驶话题,带领听友开启烧脑之旅,洞见智能驾驶的连锁效应,洞察其在生活中的隐藏百态。在小宇宙、喜马拉雅播客平台,搜索脑回路FM即可收听。

2023上海国际车展仿佛将三年的产业变迁,浓缩在了短短几天里。给人最大的感受是,中国汽车市场已经进入下半场了,中场休息的哨声已经吹响,大家逐渐回归理性。上半场玩家们胜券在握,甚至整个产业都蔓延着一丝狂热,似乎智能汽车的美好终局触手可及。但是到了下半场,产业的发展并没有走向大家预期的方向。当理想丰满和现实骨感的落差之间、当哨声响起,中场休息的“理性时间”就显得尤为宝贵:造车到底有没有捷径?一招鲜的“智能化”还管用吗?品牌高端化能否打遍天下无敌手?当中国本土市场已经卷到离谱,海外市场是中国本土品牌的“新大陆”吗?当浪潮将退,是谁在裸泳,或被拍打岸边?
本期地平线「脑回路FM」,我们很荣幸邀请到了两位行业大咖,分别是电动汽车行业顾问专家一苒,AKA斜杠青年,以及地平线智能汽车事业部北区总经理张立军。围绕“造车到底有没有捷径?”,两位分享了他们对上海车展及产业变化的洞察和体会。两位大咖尝试从“智能化”、“高端化”和“国际化”三个角度探寻中国企业造车的脉络,并从外国大牌和合资车企等“过来车”的经验中,窥视亘古不变的商业真谛。从他们的讨论中我们不难发现:整个产业链,无论是身处上游的车企,还是下游像地平线这样的底层支撑者,没有人能够拥有上帝视角预测智能汽车产业发展的终局和最优解,阶段性的成果也无法在长期内带领大家高枕无忧,唯有持续地在混沌中创建稳健的秩序和活泛的生态。
在思维碰撞中,两位大咖也尝试在诸多不确定中找到一种确定:那就是“以人为本”。人性都是相通的,无论古今中外,大家对美好事物的底层需求是一致的——技术服务于人,这便是智能汽车行业的捷径。在当前的技术水平下,将高性价比的产品提供给消费者,让消费者切实感受到智能汽车满足了他的需求,解决他的痛点,不给他添乱,不产生恐惧和不安全感,这便是捷径。
写在最后:6月1日,本期节目录制的当天,正值地平线8周年生日。8年前,地平线想要做机器人的大脑芯片,这被看做不走寻常路。如今,地平线征程芯片出货量突破300万片,陪伴用户行驶百亿公里里程,在正确的路上征程与共的伙伴越来越多。此次,地平线也升级了品牌logo,希望以崭新的形象迈向下一段征程。欢迎感兴趣的听众关注地平线官方微信,了解品牌形象升级的更多内容。
温馨提示:节目内容仅作于讨论,嘉宾推荐读物及分享仅作为嘉宾个人观点。
本期嘉宾
一苒
电动车行业顾问专家
张立军
地平线智能汽车事业部北区总经理
徐冉
北京交通广播FM1039
《联e会》主持人
主要话题
用户需求回归朴素,智能汽车回归理性
08:44 智能化不是杀手级的需求,是准入门槛
10:03 恰到好处的智能化就能成为标杆
12:54 需求收敛,大家回归理性
14:57 好产品是引领需求,最终实现产品化
15:56 智能功能产品化取决于用户真实需求
19:15 自动驾驶,并没有自动起来
20:08 自动驾驶公司纷纷谈量产
21:21 我们将长期处于自动驾驶初级阶段
22:54 技术进步的重要驱动力是梦想
理智乐观地看待汽车高端市场的格局重塑
24:04 中国汽车产业格局正在改写
25:50 中国自主品牌渐近式追赶的三优势
27:10 中国自主品牌已实现量变到质变
30:05 消费者开始割车企韭菜
32:16 薄利多销,最终丧失的是核心竞争力
34:23 本土新势力尝试重塑高端市场格局
36:16 改写高端车市场并非突变函数
39:40 中国智能汽车的优势是组织力
中国汽车走出国门的壮志雄心
41:25 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
43:52 国外消费者相信中国能造好车
45:02 中国汽车出海必须稳扎稳打
49:55 出海适配本地化处处是门槛
54:39 “农村包围城市”是汽车出海的机会点
56:02 外资品牌也正适应中国“智能化”的新本土化
58:07 中国汽车品牌出海的三种路径
分享文章
欢迎订阅地平线相关资讯,您可以随时取消订阅。
感谢您的订阅, 我们会第一时间推送地平线最新活动与资讯到您邮箱

